三教论衡

三教论衡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三教论衡指佛教与儒、道二教在思想学说及行事规范方面的论争。儒道作为本土信仰与外来佛教在教义礼仪上产生分歧,三方通过辩论争夺政治支持与教义正统性。该论争涵盖宗教地位评判、思想体系比较及政教关系协调。论争形式包括经典辩难、教理论释与礼仪之争,核心议题涉及夷夏之辨、神灭论及政教伦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帝王常主持三教论衡,如唐文宗召集白居易、义林、杨弘元进行宫廷论辩。唐代诞节论衡成为制度化活动,白居易《三教论衡》为唯一完整记录。东汉《汉法本内传》载白马寺辩法事件被疑伪托,但反映早期论争形态。西晋王浮伪造《老子化胡经》引发佛道经典互斥。隋文帝开皇年间举办论衡大会,唐代通过政治化儒学调和三教。宋孝宗提出'...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三教论衡"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