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碇税

下碇税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下碇税(拼音:xià dìng shuì),唐代对外洋商船停泊靠岸时征收的税目,又称“舶脚”,属于国境关税范畴。该税种因在船舶靠岸下碇时课征得名,由市舶使在广州等通商口岸负责征管,具体税额或税率未见明确记载。唐代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使机构,专职管理对外贸易并实施税收征缴。《新唐书·孔戣传》记载“蕃舶泊步有下碇税”,表明外国商船进入港口停泊即需缴纳此税。唐大和八年(834年)颁布的德音诏令明确要求,节度观察使除征收舶脚等税外,不得加重蕃客税务负担。这说明唐代在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过程中,对关税制度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下碇税"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