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回蝉曰:“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兴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释义:意思是虽然有一万次死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故事: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司徒王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玉室担心,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走近一看,原来是家中的歌妓貂蝉。王允问道:“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貂蝉回答说:“承蒙大人恩惠抚养,为我训习歌舞,并以礼相待。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近来见大人双眉紧锁,知道必定是为国事操心,所以心中忧伤,但不敢询问。今晚又见大人行坐不安,因此也长吁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现。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也决不推辞。”王允听了貂蝉的话,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朝貂蝉跪下,纳头便拜。貂蝉慌忙扶起。王允流着眼泪说:“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计可施。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异常,天下无有敌手。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因为想得到你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他说:“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决不推辞,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死在万刃之下!”玉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不辞组词
热搜词语
不辞而别
释义: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也作“不告而别”。
英文:go away without saying goodbye; quit without notice
反义词:
不速之客
例句:
叔叔批评了你几句,你就~,跑回家大哭一场。
万死不辞
释义:辞:推辞。即使死一万次也不推辞。形容愿意冒极大的危险拼死效命。
英文:willing to risk any danger to do one's duty
例句:
今后你凡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是~。
成语故事:
义不容辞
释义:道义上不容许推辞。[近]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英文:have a bounden duty; one's sense of honour makes it impossible to refuse
例句: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职责。
不辞劳苦
释义:辞:推辞。虽然辛劳、艰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英文:make nothing of hardships
例句:
奶奶一生~,给后代树立了榜样。
在所不辞
释义:决不推辞。
英文:not to refuse to (idiom); not to hesitate to
例句: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即使赴汤蹈火,我也~。
义不辞难
释义:为正义之事,绝不因艰难而推辞规避。
辞不达意
释义:言辞不能把思想确切表达出来。
英文:the language fails to express the idea
反义词:
言必有中
例句:
李忆有些~地说着,站在自己面前仰着头看着自己的女孩让他感到有些陌生。
水火不辞
释义:辞:躲避,推托。指为了某种使命,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不以辞害志
释义:指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英文:don't let rhetoric spoil the message (idiom); don't get carried away with flowery speech to the detriment of what you want to say
不辞而別
释义:意思指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共 25 条结果,分 2 页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不辞"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