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
网友科普
东夷,是中国夏商时期,中原人对黄河流域下游(青、兖、徐三州)居民的总称。最先在夏商朝期称为“夷”,不带有外族观念,只是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呼,考古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东夷是指自后李文化始至岳石文化的承载者。东夷又称夷方,不同时期指不同群体,早期东夷是华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周朝时的特指山东胶东和胶西外族,东夷则变成古汉族对东方非民族的泛称。秦汉以后,东夷多指居住于中国东方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琉球群岛等地的外族或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东夷不是特定的一个民族群体,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到了周朝,肃慎也被归入东夷的范围。再往后,日本和朝鲜也被归入东夷。东夷并非民族概念,而是对生活在东方的不同民族的统称,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种族、传统和起源。早期东夷中有许多部族属于华夏族群。但商周时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实际是大或者人字,因此以夷字“从大从弓”认定夷字为弓箭手之说可能是汉代人穿凿附会而来。
含义解释
古代对我国中原以东各族的统称。
研究古代民族时,东夷经常被提及。
古文寓意:
指三国吴。
东夷的将士们凭借长江天险,多次击退了北方的侵犯,保卫了国家的疆土。
古文寓意:
嗟彼东夷,凭江阻湖。骚扰边境,劳我师徒。
——南朝梁·萧统·《《文选·曹植〈王仲宣诔〉》》
旧指我国东方日本、朝鲜等国家。
回顾往昔,东夷与我国在贸易上一直有所往来。
古文寓意:
今世所用折叠扇,亦名聚头扇,吾乡张东海先生以为贡於东夷……东坡谓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两指许,正今折扇,盖自北宋已有之。倭人亦制为泥金面、乌竹骨充贡。出自东夷果然。
——明·陆深·《《春雨堂随笔》》
凡倭缎制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为之。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倭缎》》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东夷"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