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会

丝竹会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丝竹会(拼音:sī zhú huì,注音:ㄙ ㄓㄨˊ ㄏㄨㄟˋ),指有丝竹弹奏以助兴的聚会,其中“丝”为弦乐器,“竹”为管乐器。该词最早见于《梁书·武帝纪下》,记载530年梁武帝在德阳堂设丝竹会为魏主元悦送行;《南史·陈南康王方泰传》载陈宣帝亦在玄武门宴后举办丝竹会。近代江南丝竹雅集始于1911年上海“文明雅集茶楼”,茶客定期聚会演奏,形成传统生活方式。现代丝竹会形式包括古筝独奏、琴箫合奏、民乐三重奏等,常与传统园林结合展示,如上海古猗园、方塔园、上海音乐厅曾举办相关演出活动。

相关文章

丝竹常繁会

...。 丝竹常繁会。 管声已流悦。 玄声复凄切。 歌黛惨如愁。 舞腰凝欲绝。 仲秋黄叶下。 长风正骚屑。 早雁出云归。 故燕辞檐别。 昼悲在异县。 夜梦还洛汭。 洛汭何悠悠。 起望登西楼。 的的帆向浦。 团团月映洲。 谁能一羽化。

丝竹壮高会

...,鸳鸯宿春塘。 丝竹壮高会,宾主无留觞。 忧生惜日短,玩物贪夜长。 岁寒不易得,此道亦足藏。

兰亭会上无丝竹

...。 兰亭会上无丝竹,芥蔕区区笑右军。

两州丝竹会茶山

...,两州丝竹会茶山。 眼前便是神仙事,何必须言洞府间。

东南都会金城废,竟日湖船丝竹哀

...。 东南都会金城废,竟日湖船丝竹哀。

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丝竹会"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