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火

fú huǒ
伏火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农历六月黄昏大火(古星名,即心宿二)的位置在中天,大暑后逐渐向西退伏,古谓“伏火”。
古人观察天象,发现每年农历六月,当黄昏时分,那颗明亮的心宿二高悬于中天,熠熠生辉,而随着大暑节气的悄然过去,它便缓缓向西退隐,这一景象古人称之为“伏火”。
古文寓意:
落星初伏火,秋霜正动钟。
——北周·庾信·《《奉和初秋》诗》
道家炼丹,调低炉火的温度谓“伏火”。
在道家炼丹术中,为了确保丹药品质,炼丹师会在关键时刻伏火,即调低炉火的温度,以控制火候。
古文寓意:
药成休伏火,符验不传人。
——唐·朱庆馀·《《赠道者》诗》
其法取辰锦颗块砂,不计多少,以一药铺盖煅之,朱已伏火,即日用炭火二两空养。
——宋·何䓕·《《春渚纪闻·居四郎伏朱锻丹砂》》
传灯有箓闻真偈,伏火无心炼大还。
——明·吴廷翰·《《山中与西严太守》诗》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伏火"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