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才
含义解释
谓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参见“公才公望”。
李先生学识渊博,谋略过人,在朝中素有公才之称,他的每一次建言献策都能切中要害,深受皇帝信赖。
古文寓意:
琰又名之曰:“孙(孙礼)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卢毓)清警明理,百练不消,皆公才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
——唐·刘长卿·《《哭陈歙州》诗》
王丞相尝谓騑(虞騑)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公才"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