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俱下
十行俱下的意思
                        1.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例句:
他在图书馆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十行俱下地阅读着各种专业书籍,勤奋好学。
                                            字词解释:
                        十
                        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行
                        行列,排。
                    
                                        
                        俱
                        全,都。
                    
                                        
                        下
                        按规定的时间结束某种活动。
                    
                                    成语故事:
南朝时期,梁简文帝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衍死后,萧纲被立为皇帝。萧纲死后被追尊为简文皇帝,史称太宗。 萧纲幼年聪明睿智,见识过人,六岁便会写文章,父亲萧衍觉得诧异: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写出文章来?他不相信这件事,于是就把儿子叫到面前测试。结果,儿子萧纲不仅写出了文章,而且辞藻华丽。萧衍感叹道:“我这个三儿子,真是我家的东阿王曹植啊。”萧纲长大后,气度恢弘,喜怒不形于色。须发黑漆、整齐,两眼炯炯有神,左右顾盼的时候光彩照人。他读书十分聪敏,凡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著作和诸子百家的书籍,他都过目不忘,牢记在心;各类文章辞赋,挥笔即成。
含义解释
出处
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唐·姚察、姚思廉·《《梁书·简文帝纪》》                                                    
                    引证
这十行俱下的眼睛,看那一览无余的诗文。
                        
                            ——清·李绿园·《《歧路灯》》                                                        「第九二回」
                                                    
                    [卓敬]颖悟过人,读书十行俱下。
                        
                            ——清·张廷玉等·《《明史·卓敬传》》                                                    
                    协序予第三子也……九龄令读先秦两汉唐宋大家之文,十行俱下,若温故然。
                        
                            ——清·朱奇龄·《《三儿文学协序暨儿妇祝氏合传》》                                                    
                    〔孝瑜〕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唐·李百药·《《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十行俱下"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