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
同心同德的意思
                        1. 同一心意,同一信念。指思想、行动一致。                    
                    
                    
                                        例句: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同为战胜疫情而努力。
                                                企业员工同心同德,共克时艰,成功度过了经济危机。
                                                面对外敌入侵,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凝聚起强大的爱国力量。
                                            字词解释:
                        同
                        相同,一样。
                    
                                        
                        心
                        思想、意念、感情的通称。
                    
                                        
                        德
                        心意,信念。
                    
                                    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源于公元前11世纪,在我国历史上属商朝的末期。当时,商纣王暴虐无道,陕西有个姓周的部族首领叫姬发(周武王),他开始兴兵讨伐纣王。 周武王亲自率领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勇士,还有四万五千名穿着盔甲的士兵出潼关,驻扎在黄河北岸。周武王知道,对付纣王,光凭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还是不够的。所以,他又联合了西南的八个部族,在距当时的商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誓师大会,声讨纣王的罪行。周武王在这个誓师大会上宣读的誓词名叫《泰誓》,“同心同德”就出自这里边。《泰誓》中称,纣王虽然有很多的奴隶,但他们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而我方虽只有治国的能臣十人,但思想统一,信念一致。《泰誓》中接着还有一段话:大家要团结一心,为同一个目标共同战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建立功勋,让天下永远享受太平。当时所有的将士,听了周武王的誓词后,斗志昂扬,军心大振。此后,在牧野与前来应战的商朝大军展开了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商朝的将士和奴隶不愿为纣王卖命,在激烈的战斗中纷纷倒戈,发动起义。结果是纣王兵败自焚,商朝从此灭亡了。周武王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纣王与民众离心离德,最后国破身亡;武王与民众同心同德,取得了胜利。一反一正,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民族内部团结,同心同德,该是多么重要。
含义解释
出处
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尚书·泰誓中》》                                                    
                    引证
周人的榨取比较温和,所以能一方面赢得自己奴隶的同心同德。
                        
                            ——现代·闻一多·《《什么是儒家》》                                                    
                    朕观在昔君臣,惟同心同德,故成天下之务,享无疆之休。倘设猜防之端,是乖信任之道。
                        
                            ——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废两制臣僚不许至执政私第诸禁》》                                                    
                    汝两人言正合吾意……今吾三人可谓同心同德。
                        
                            ——明·焦竑·《《玉堂丛语·筹策》》                                                    
                    自己人同心同德,无论如何总会听自己人的话,顾盼自己人的。
                        
                            ——现代·李劼人·《《大波》》                                                        「三部五章」
                                                    
                    非貔非虎之封、同心同德之劳;校彼功庸,曾何仿佛!
                        
                            ——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现代·郭沫若·《《归国杂吟》》                                                        「之二」
                                                    
                    朕得天下,皆我君臣同心同德以成大功。
                        
                            ——元·脱脱等·《《金史·太祖本纪》》                                                    
                    今既资戍守,又置屯田,所藉士卒同心同德,而众有此议,何望成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高宗麟德元年十月庚辰》》                                                        「二〇一」
                                                    
                    惟是同心同德之人,乃可委以政事。
                        
                            ——宋·刘安世·《《尽心集·一一·弹奏范纯仁、王存事第四》》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同心同德"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