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主事

吏部主事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吏部主事是中国古代官名,始置于北魏时期,初称尚书主事令史。明清时期,该官职隶属于中央六部体系,为司级机构中次于郎中、员外郎的第三级官员,同时在清代还存在于内务府与理藩院机构中。该官职在金代被正式列为正官,分管文牍事务及部分郎中、员外郎职能。明代将其官阶由从七品升至从六品,清代进一步调整为正六品,成为六部固定司官层级。明清时期主事在部门实务中具有实际职权,清代进士除入翰林院外,候选主事被视为较优任职路径,任职期满后可晋升员外郎、郎中等职。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吏部主事"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