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吞蝗

唐太宗吞蝗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唐太宗吞蝗》是唐代史学家吴兢创作的文言文,收录于政论史书《贞观政要》。该文创作于唐玄宗时期,以贞观二年(628年)长安蝗灾为背景,记述唐太宗李世民视察灾情时吞食蝗虫的事迹。全文通过对话描写展现人物形象:李世民抓住蝗虫斥责其危害民生,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欲借吞蝗转移灾祸。面对侍从劝阻,以“冀移灾朕躬”表明决意,最终吞食蝗虫。事件后蝗灾消退,文章以简练笔法刻画帝王体恤民生的责任感,凸显其将百姓福祉置于个人安危之上的执政理念,成为体现贞观时期“以民为本”治国思想的代表性事件。

相关诗词

唐太宗吞蝗

吴兢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唐太宗吞蝗

唐代 吴兢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唐太宗吞蝗"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