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类
网友科普
声类是汉语音韵学术语,指声母的分类总称,源于韵书等材料中通过反切系联法得出的未经音位归纳的声母类别。其划分基于反切上字的系联结果,如《广韵》见系声纽分两类即为两个声类,按音位学则归为一类。清代以来学者对声类划分多有考订:陈澧系联《广韵》得40声类,将照组等五纽细分,合并明微;黄淬伯、白涤洲增至47类,细分11纽;曾运乾等提出51类,再将精组四纽细分。该术语亦存多义:等韵学中代称声母,清代学者为避梵文"字母"而改称;古韵学中特指韵部,如孔广森《诗声类》即属此类。古代字书《声类》为三国李登所撰,首以五声分字,收11520字,今已亡佚。《隋书》载其十卷,封演《闻见记》详录字数,潘徽评其"判清浊、分宫...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声类"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