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wài shǐ
外史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外史的意思

1. 指野史、杂史和某些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

反义词:

正史 官史

例句:

在我国古典小说长篇小说中,《儒林外史》的结构形式可谓独树一帜,论者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这部小说虽然是外史,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网友科普

外史,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

含义解释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汉黄宪的《天禄阁外史》、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外史中常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民间智慧和英雄事迹,就像这本《江湖外史》一样,它记录了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传奇人物,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古代世界。
古文寓意:
惟《儒林外史》一书,清新俊逸,寄托遥深,刻画入微,引人入胜,所谓端庄流丽者是也。
——近代·蔡友梅·《《新鲜滋味》》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元张雨称句曲外史,清恽格称白云外史。
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以“外史”作为自己的别号。
古文寓意:
(张天雨)字伯雨。钱唐黄冠,号真居,九成之裔。后入华阳洞,自号句曲外史。
——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在周朝,外史们是朝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不仅负责传达王畿以外的政令,还精心记录着四方地志,为朝廷提供了宝贵的地理和历史信息。
古文寓意:
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宋·陈亮·《《三国纪年序》》
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清·黄遵宪·《《三哀诗》》
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西周·周公·《《周礼·春官·大宗伯》》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外史"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