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負米

子路負米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子路负米是中国历史典故,源于春秋时期孔子弟子仲由(字子路)奉养双亲的事迹,代指为父母不辞劳苦谋取生计的孝行。仲由年少时家境贫寒,常以野菜充饥,但坚持往返百里购米供养父母。无论冬寒暑热、雨雪风霜,其常年背米往返,竭力保障父母饮食。双亲去世后,虽获楚国高官厚禄,仍感慨无法再尽孝道,凸显孝心之深切。典故通过今昔对比,传递“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伦理启示。该典故最早见于汉代刘向《说苑·建本》,后世文人常以“负米”“负米百里”入诗文。杜甫、李商隐等均曾化用此典,或借指孝养之艰,或寄托尽孝之情,使其成为中华孝文化的重要符号。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子路負米"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