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
网友科普
《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七篇之一,成书于战国时期,主要记载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的对话,集中阐述儒家政治哲学与道德修养理论。全篇共九章,内容涵盖王道与霸道之辩、仁政实施路径、人性本善论等核心思想,系统呈现“民贵君轻”“以德服人”的治国理念。本篇提出“四端说”,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确立为仁义礼智的萌芽,奠定性善论基础。通过“揠苗助长”寓言强调道德修养需循序渐进,并论述“浩然之气”须“配义与道”的培养逻辑。文中对比管仲功业与文王德治,分析伯夷、伊尹、孔子等圣人的治国差异,主张行仁政需尊贤减赋,最终推崇孔子“集大成”的儒家圣人境界。篇章还以矢人函人为喻阐明择术慎行,构建“与人为善”的处世准则...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孟子·公孙丑上"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