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捉
网友科普
                        守捉,唐制,是唐朝在边地的驻军机构,其主要分布在陇右道与西域,大致于今天甘肃、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及新疆。唐代边兵守戍者,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城、镇,各机构皆有使。                    
                                        
                                    含义解释
                        唐制,军队戍守之地,较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其下则有城有镇。后世亦以泛称边防城堡。                    
                    
                                        分布在唐朝的边陲地带的守捉如同坚固的堡垒,守护着国家的安宁。
                                            
                        古文寓意:
                    
                    
                                    
                        把守。                    
                    
                                        一群忠诚的士兵在险峻的山隘口日夜守捉着,确保没有任何敌人能够轻易通过这条重要的战略通道。
                                            
                        古文寓意:
                    
                    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东路。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守捉"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