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鼓
含义解释
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
在古代战场上,指挥官通过敲击建鼓来发出指令,士兵们闻声而动,进退有序。
古文寓意:
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三年》》
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
——春秋··《《国语·吴语》》
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
古代宫廷宴乐中,建鼓常作为重要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造型和深沉的鼓声令人印象深刻。
古文寓意:
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
——战国·庄子及后学·《《庄子·天运》》
建鼓不出库,诸侯莫不慴㥄沮胆其处。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兵略》》
林卿既去,北度泾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
——东汉·班固·《《汉书·何并传》》
陈氏《乐书》曰:《明堂位》曰:“殷楹鼓。”以《周官》考之,《太仆》:“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仪礼·大射》:“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则其所建楹也,是楹为一楹而四棱也,贯鼓于端,犹四植之桓圭也。《庄子》曰:“负建鼓。”建鼓可负,则以楹贯而置之矣。《商颂》曰“置我鼗鼓”是也。魏晋以后,复商置而植之,亦谓之建鼓。隋唐又栖翔鹭于其上,国朝因之。其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设重斗方盖,蒙以珠网,张以绛紫绣罗,四角有六龙竿,皆衔流苏璧璜,以五彩羽为饰,竿首亦为翔鹭,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然《诗》言“应田县鼓”,则周制应田在县鼓之侧,不在建鼓旁矣。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乐九》》
以故遥企尘躅,䠅膝踠足而至者,如望日光听建鼓而趋。
——清·袁枚·《《虞东先生墓志铭》》
乐队坐着的有三席……三席之上,还有打建鼓、撞钟和击磬的各一人。
——当代·王世襄·《《锦灰堆·傅毅〈舞赋〉与般鼓舞》》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建鼓"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