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网友科普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出自战国时期庄子所著的《庄子·齐物论》,主张事物的对错判断因立场或情境不同而具相对性,否定绝对是非标准。庄子通过人与泥鳅栖息环境偏好、猿猴与人对高处适应性的差异等例证,阐明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评价标准各异,揭示认知的相对性。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现存33篇,分内、外、杂三篇,内篇多由其亲撰,其余可能含后世托名之作。汉时原书52篇,经晋代郭象删订为今本。书中以寓言形式阐发“齐物”“逍遥”思想,主张消解物我界限与顺应自然,其相对主义哲学在《齐物论》中集中体现,提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的辩证观,强调超越二...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