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10
左右
TFHY

笔顺

徒的笔顺

书写要领

“彳”两撇平行,上短下长,竖画正直。“走”横画平行、均匀,中横稍长;下竖对上竖,撇短捺长。


徒的意思

1. 步行(不用车、马)。

例句:

他常徒步于山林间感受自然。
古时之人常徒涉过河,艰难前行于山水之间。

徒的意思

2. 空的;没有凭借的。

例句:

他徒身一人,在陌生城市徒然寻找着机会。
战士们徒手搏斗,没有凭借任何武器仍英勇无畏。

徒的意思

3. 〈书〉副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

例句:

他徒只一人,却徒唯勇气可嘉,敢闯困境。
此地徒单荒芜,徒但那棵树在风中徒仅坚守。

徒的意思

4. 徒然;白白地;不起作用地。

例句:

他盲目努力,最终只是徒耗精力,一事无成。
若方法不对,再多尝试也徒费时间,徒劳无益。

徒的意思

5. 徒弟,跟师傅或老师学习的人。

例句:

老工匠带着学徒,悉心传授技艺,徒众皆认真学习。
名师出高徒,徒子徒孙们传承着先辈的智慧与精神。

徒的意思

6. 信仰某种宗教的人。

例句:

教堂里坐满了教徒,信徒们虔诚地祈祷着。
寺庙中有不少道徒,会徒们遵循着教义修行。

徒的意思

7. 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

例句:

那伙奸徒妄图作恶,党徒们也跟着起哄。
匪徒与私徒勾结,为非作歹,扰乱地方安宁。

徒的意思

8. 指某种人(多指不好的人)。

例句:

那伙暴徒横行无忌,狂徒们也肆意妄为。
警方全力追捕赌徒与凶徒,维护社会治安。

徒的意思

9. 徒刑,剥夺犯人自由的刑罚,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

例句:

他因犯罪被判徒,需在狱中服徒多年改造自我。
若表现良好,有望减徒,早日重获自由不再坐徒。

徒的意思

10. (Tú)姓。

徒的意思

11. 服徒刑的人。

例句:

他因犯罪被判徒刑。
囚犯们渴望获得自由。

含义解释

步行。
古文寓意:
贲其趾,舍车而徒。
——··《《易·贲》》
我徒我车,涉此艰阻。
——三国魏·曹丕·《《黎阳作》》
骑而驱涉者二人,徒而驱牧者二人。
——唐·韩愈·《《画记》》
至此即舍舟而徒,不两旬可至成都。
——宋·范成大·《《吴船录》》
余足力最弱,城市中虽半里之地,不能舍车而徒。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
步兵。
古文寓意:
公徒三万,贝胄朱綅。
——··《《诗·鲁颂·𮤲宫》》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
——春秋末期·孙武·《《孙子·行军》》
古代官府中供使役的人。
古文寓意: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战国··《《周礼·天官·序官》》
使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
——战国··《《荀子·王霸》》
古代五刑之一。即徒刑。
古文寓意:
其用刑有五……三曰徒。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刑法志序》》
其余民事,皆委之州县,一断於法,或法重情轻,情重法轻,可杀可徒,可宥可赦,并听本州申奏,决之朝廷。
——宋·司马光·《《上谨习疏》》
《明律》渊源唐代,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刑法志二》》
服徭役的犯人。
古文寓意: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
——唐·柳宗元·《《封建论》》
徒众。
古文寓意:
简贤附势,实繁有徒。
——··《《书·仲虺之诰》》
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同弊相济,故其徒有繁。
——南朝宋·范晔·《《宦者传论》》
那酸丁惯作波澜,播流言,徒实繁。
——明·叶宪祖·《《鸾𫔇记·合谮》》
同类的人。后多含贬义。
古文寓意:
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如今旧友已无几,岁晚得子欣为徒。
——宋·梅尧臣·《《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诗》
古之君子,有道相为徒,而其徒相为用,故能有济也。
——金·王若虚·《《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
孟子、仲尼之徒,徒,犹属也,非师徒之徒。
——清·黄生·《《义府》》
宾客忧害马之徒,苟活为幸,可默息已。
——唐·杜甫·《《课伐木引》序》
我一定要整顿整顿这风气,给那些相信邪说的无耻之徒看看!
——现当代·张天翼·《《脊背与奶子》》
弟子,门徒。
古文寓意: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夫《尔雅》者,孔徒之所纂,而《》《》之襟带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
类,同类。
古文寓意:
内直者,与天为徒。
——战国·庄子及后学·《《庄子·人间世》》
故众生之类无不覆也,根著之徒无不载也。
——汉·晁错·《《举贤良对策》》
古无二字,又多假借,以中为仲,以说为悦,以召为邵,以闲为闲,如此之徒,亦不劳改。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如“积甲与熊耳山齐”者,抑亦“血流漂杵”之徒欤!
——唐·刘知幾·《《史通·暗惑》》
空。参见“徒手”。
古文寓意:
齐师徒归。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事。
古文寓意:
货上流,则官徒毁。
——战国··《《管子·七法》》
副词。徒然,白白地。
古文寓意:
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南朝宋·鲍照·《《拟古》》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宋·陈造·《《望夫山》诗》
与其徒费唇舌,不如经过法律手续来得干脆。
——现代·叶圣陶·《《倪焕之》》
通“塗”。途径。
古文寓意: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老子》》
夷其牙,或饫之徒。
——汉·扬雄·《《太玄·夷》》
客谓物强者死徒,事穷者势反,固也。
——近现代·严复·《《原强》》
徒盖涂之叚字。
——清·俞樾·《《诸子平议·扬子〈太玄〉》》
泛指兵卒。泛指兵卒。
古文寓意:
翘翘赵王,请徒三万。
——晋·潘岳·《《关中诗》》
引申为罪,苦难。
古文寓意:
怎不教我心中怒。你在钱堆受用,撇我在水面遭徒。
——元·王氏·《《粉蝶儿·寄情人》套曲》
信仰某种宗教的人。
古文寓意:
如:教徒,信徒。
——··《》
副词。但;仅;只。
古文寓意: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战国··《《孟子·公孙丑下》》
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英雄》》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唐·王昌龄·《《击磬老人》诗》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宋·王安石·《《白沟行》》
徒以沦落天涯,惺惺相惜,而弥留之际,犹念鄙人,泉路茫茫,恨何如也!
——清·缪艮·《《沈秀英传》》
副词。乃;竟。
古文寓意:
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
——战国··《《荀子·子道》》
﹝萧至忠﹞及登廊庙,居乱后邪臣之间,不失其正。出为晋州刺史,甚有异绩。晚徒失职,为太平公主所引,与之图事,以及於祸害。
——唐·刘肃·《《大唐新语·举贤》》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徒"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