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
网友科普
戎马(拼音:róng mǎ),汉语名词,最早见于《汉书·刑法志》,原指军马,后引申为军事、战争的代称。该词既可指代古代驾兵车的战马(《左传·成公十六年》),亦可指作战部队(《旧唐书·承天皇帝倓传》),在文学语境中常借指战乱,如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先秦典籍《周礼》记载戎马属六种王马之一,特指八尺以上的强壮战马。南北朝至唐宋时期,词义扩展为对军队的泛指,如《东周列国志》描述"整顿戎马"。唐代文献中既保留战马本义(《旧唐书·王忠嗣传》),又发展出代指外敌入侵的用法(宋汪藻《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其语义演变始自春秋时期,《左传》记载"立于戎马之前"指君主车驾。汉代确立军马核...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戎馬"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