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辭
网友科普
推辞,汉语词语,拼音为tuī cí,指对任命、邀请、馈赠等表示拒绝或辞谢的行为,是日常交际中的委婉表达方式。其核心语义包含托辞与拒绝两种形态:前者表现为借故推托的言辞,后者则为明确回绝的举动。如《梁书》记载萧乂理赠扇遭拒时仍劝“幸勿推辞”,即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礼节性拒绝。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文献,梁代萧绮在《拾遗记》注文中提及“推辞指诫”,此时尚存托辞之意。至唐代,白居易诗句“今宵尽醉莫推辞”已明确指向拒绝行为。宋元以降逐渐融入通俗文学,元代《剪发待宾》、明代《喻世明言》等作品通过人物对话展现其交际功能。清代《儒林外史》等小说延续了这一用法,使之成为汉语中稳定的礼仪性表达。自南朝至明清,“推辞”的语...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推辭"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