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語
网友科普
断语,汉语词语,拼音duàn yǔ,原指古代司法中定罪判决的结论,《宋史·职官志六》载宋代评事官需“亲书断语”记录审判结果。后引申为作结论或断定的话语,常见于司法裁决、文学评论及日常判断场景,如丁玲《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一)》以此指代论断性表达。该词核心语义为终结性判断。现代用法强调结论属性,汉典释义将其词性标注为[conclusion;judgment]。明清时期衍生出占卜术语用法,《白雪遗音·马头调·麻衣神相》记载相士通过四句断语预言命运,延续了该词作为最终结论的语义内核。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斷語"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