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正
网友科普
《本草正》由明代医家张介宾(张景岳)撰于天启四年(1624年),收录于《景岳全书》第四十八至四十九卷。全书共2卷,载药290种,按山草、隰草、芳草等14部进行分类,系统论述药物别名、性味、功效及临床应用,注重同类药物对比与配伍分析。书中将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列为“药之四维”,着重解析熟地炮制方法及配伍应用,体现扶阳救阴的诊疗原则。张景岳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理论,创立‘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阵分类法,倡导阴阳双补,推动温补药物的临床使用。其内容融合金元医学理论,针对明代寒凉时弊,探讨药物毒性与气味关联性,部分论述与《本草纲目》存在渊源。清代医家对其温补学说的临床效果及滥用现象...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本草正"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