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晁无咎学士相迎
网友科普
《次韵和晁无咎学士相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元祐七年(1092)知扬州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为唱和晁补之(字无咎)所作,借酬答寄托归隐之思,并融入对仇池石的桃源想象。全诗以少年独识晁新城起笔,通过“胸中自有谈天口”“虹霓吞吐忘寒饥”等句展现其才学气度。又以“梦中仇池千仞岩”暗喻仇池石为归隐象征,呼应“且须还家与妇计”的现实矛盾。诗中多处化用典故,如“坐却秦军发墨守”借战国秦军典故喻守道之志。末联“每到平山忆醉翁”追怀欧阳修建平山堂之事。全篇融合叙事、抒情与用典,呈现苏轼豪放洒脱的诗风。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次韵和晁无咎学士相迎"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