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省

殿中省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殿中省是中国古代掌管皇帝日常生活事务的官署名。隋炀帝时始设殿内省,统管皇家事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殿内省为殿中省,隶属机构包括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负责宫廷饮食、医药、服饰、宿卫及车马等事务。龙朔二年(662年)改称中御府,咸亨元年(670年)复旧称。宋代沿置殿中省,但实际职能弱化,六局事务转由御厨、医官院等其他部门承担,成为寄禄官体系组成部分。辽代将其职能划归南面官系统的内侍省。该机构主官设监(从三品)、少监(从四品上)、丞(从五品上)等职级,属唐代行政体系中负责具体事务的部门。

相关文章

通籍殿中钩盾省

...。 通籍殿中钩盾省,颁条岭外桂林州。 汉皇前席期清夜,楚客归帆指素秋。 父老欢闻邻郡政,壶浆千里待鸣驱。

黄门殿中奏事罢,诏许来迎先出省

...。 黄门殿中奏事罢,诏许来迎先出省。 已飞青盖在河梁,定饷黄封兼赐茗。 远来无物可相赠,一味丰年说淮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殿中省"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