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役

民役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民役,汉语词语,拼音为mín yì,注音为ㄇㄧㄣˊ ㄧˋ,指民众所承担的劳役,最早见于《后汉书·杜诗传》。东汉建武年间,杜诗任南阳太守时推行“省爱民役”政策,主张节制劳役。清代恽敬提出“民役可尽罢”观点,体现不同时期对劳役制度的改革诉求。中国古代存在特殊役户制度,如秦汉工匠户、魏晋杂户等,具有役簿专设、部门专属等特征,属于民役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保障行政运转,但存在人身禁锢等问题。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民役"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