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胞物與

民胞物與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民胞物与,汉语成语,拼音为mín bāo wù yǔ,意为将民众视为同胞、万物看作同类,主张以平等仁爱对待一切人与物。该成语出自宋代张载的哲学著作《西铭》,原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泛爱思想。其内涵融合儒家仁爱思想与万物一体论,通过“天地之塞”“天地之帅”的宇宙观,强调打破人与物的界限,建立包容万物的道德境界。张载基于气本论哲学,提出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伦理关系,要求从根源上体认这种关联。该思想自宋代提出后,成为传统伦理的重要命题。明代徐渭在《义冢募文》中反思其仁爱实践,清代汤斌于《嵩阳书院记》结合修身悟道加以阐发。吴趼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则通过该成语讽喻伪善现象,...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民胞物與"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