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三昧
网友科普
法华三昧是天台宗四种三昧中的半行半坐三昧之一,源于《法华经》与《普贤观经》,以修行忏悔灭罪为核心,通过三七日行道诵经、观照实相中道修持。其行法包含身行坐交替、口诵经不杂言、意止观三法,分为有相行(散心诵经及六根忏悔)与无相行(深入禅定观实相)两类。智顗著《法华三昧忏仪》规范严净道场、思惟实相等十种行仪,后由湛然补充解释。该三昧以三谛圆融摄一切法归实相,慧思禅师依《法华经·安乐行品》提出四安乐行,分无相行(正慧离著等四法)与有相行(专念经文)。智顗继承慧思法脉,结合请佛、忏悔、诵经、坐禅等仪轨,形成系统忏法。南陈天嘉四年(563年)陈文帝于太极殿首行此法,宋天禧元年知礼率众结修三年。相关记载见于...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法華三昧"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