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尾
含义解释
唐以来士子登第或官吏升迁的庆贺宴席。
升职加薪的好消息传来,他立马安排了烧尾与同事分享喜悦。
古文寓意:
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说者谓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乃得成人,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为人,本尾犹在,体气既合,方为焚之,故云烧尾。一云新羊入群,乃为诸羊所触,不相亲附,火烧其尾则定……中宗时,兵部尚书韦嗣立新入三品,户部侍郎赵彦昭假金紫,吏部侍郎崔湜复旧官,上命烧尾,令于兴庆池设食。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
士人初登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又说:鱼跃龙门,化龙时,必须雷电为烧其尾乃化。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烧尾宴》》
城隅烧尾宴曾同,六载同来就菊丛。
——清·朱彝尊·《《饮毛检讨寓斋》诗之一》
唐时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献食。
他在初拜官职后,便立刻筹备烧尾,以向皇帝表达感恩之情。
古文寓意:
公卿大臣初拜命者,例许献食,号为烧尾。
——唐·刘肃·《《大唐新语·公直》》
时大臣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曰“烧尾”。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苏瑰传》》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烧尾"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