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óu
犹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7
左右
QTDN

笔顺

犹的笔顺

书写要领

左窄右宽。“犭”两撇平行,弯钩头弯尾弯,中部较直。“尤”横稍短,撇画上段正直,竖弯钩弯转自然,钩底要平。


犹的意思

1. 〈书〉如同。

近义词:

例句: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倒映着岸边的垂柳。
美食当前尽情享用无可厚非,但暴饮暴食、毫无节制就是过犹不及了。

犹的意思

2. 〈书〉副词,还(hái),尚且。

近义词:

例句:

虽然敌人感到风声鹤唳,但仍然困兽犹斗,尚有一些战斗力。
十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地震,当时地动山摇,我至今记忆犹新。

犹的意思

3. (Yóu)姓。

含义解释

兽名。猴类。亦称犹猢,似猴而足短,好登岩树。
古文寓意:
犹,如麂,善登木。
——··《《尔雅·释兽》》
如同;好比。
古文寓意:
夫兵,犹火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
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袁绍未平,刘备未灭,而欲用兵江汉,是犹舍心腹而顾手足也。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朱颇自危惧,杀商事终当发也,然又自慰曰:“以吾之赀,虽弥缝数大狱,犹九牛亡一毛耳。”
——清·沈曰霖·《《晋人麈·异闻·捏骨相》》
在内谓之求心力,在外谓之离心力,求心力所以归同,离心力所以趋异。归同犹今之遗传,趋异犹今之适应。
——现代·鲁迅·《《坟·人之历史》》
图画;描画。
古文寓意:
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之居。
——战国··《《周礼·春官·神仕》》
踌躇疑惧貌。
古文寓意: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老子》》
舒迟貌。参见“猶然”。
古文寓意:
君子犹然如将可及也,而不可及也。
——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
喜色犹然以出。
——先秦··《《逸周书·官人》》
笑貌。参见“猶然”。
古文寓意:
宋荣子犹然笑之。
——战国·庄子及后学·《《庄子·逍遥游》》
可;可能。
古文寓意: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诗·魏风·陟岵》》
此其君之欲得也,其民力竭也,安犹取哉?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
欺诈。
古文寓意:
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诗·小雅·巧言》》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清·张廷玉等·《《明史·方孝孺传》》
见“猶豫”。迟疑不决。按,“猶豫”为双声字,以声取义,本无定字,故亦作“猶與”、“由與”、“尤與”、“猶夷”等。旧说以“猶”、“豫”为二兽名,性皆多疑,非是。参阅清黄生《义府·犹豫》。
古文寓意: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西汉·刘向 辑·《《楚辞·离骚》》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尚未卜是否何如,悲喜集中生犹豫。
——明·沈鲸·《《双珠记·西市认母》》
时势的危迫实在不能让我们犹豫了!
——现代·邹韬奋·《《艰苦奋斗》》
方六一意尚犹移。经不得方蛟“毛遂自荐”,一力担承。方六一点头允可。
——近现代·洪深·《《申屠氏》》
副词。还;仍。
古文寓意: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诗·卫风·氓》》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诗》
坟头上土脉犹湿,架儿上又换新衣。
——元·关汉卿·《《窦娥冤》》
在这几间四面通风的大屋里,夏天犹可,一到十冬腊月,人们身子冻得直打战。
——现当代·周立波·《《盖满爹》》
副词。均;同样。
古文寓意:
从之将退,不从亦退。犹将退也,不如从楚,亦以退之。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
天地所罚,小大犹发;鬼神所报,远近犹至。
——汉·王充·《《论衡·祸虚》》
副词。太;过。
古文寓意:
若以此若三国者观之,则亦犹薄矣。若以中国之君子观之,则亦犹厚矣。
——战国··《《墨子·节葬下》》
副词。则;却。
古文寓意:
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寇犹及人,乱自及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
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难一》》
为善而不获福犹多,为恶而不得祸犹少。
——汉·徐干·《《中论·本篇》》
副词。只;独。
古文寓意:
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唐·杜甫·《《得舍弟消息》诗》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宋·苏轼·《《石鼓歌》》
所论之言,犹谓春秋,不谓冬与夏也。
——汉·王充·《《论衡·说日》》
副词。已;已经。
古文寓意: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
——唐·杜甫·《《客亭》诗》
学已三冬富,书犹万卷藏。
——宋·陆游·《《汪茂南提举挽词》》
副词。亦;也。
古文寓意:
前湾更幽绝,虽浅去犹通。
——唐·朱庆馀·《《泛溪》诗》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
连词。尚且。
古文寓意: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
王犹不堪,况尔之小丑乎!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连词。若;如果。
古文寓意:
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也。
——西汉·戴圣·《《礼记·内则》》
犹有鬼神,於彼加之。
——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
孔子曰:“犹以为周公为天下党,则以同族为众,而异族为寡也。”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通“猷”。谋,规划。
古文寓意: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诗·大雅·常武》》
朝克忠谠,思其良犹。
——宋·洪适·《《隶释·汉太尉刘宽碑》》
山南后裔声名在,要识清朝有壮犹。
——明·李东阳·《《送崔指挥谦漕运还大河》诗》
国无政者,其出话不然,其为犹不远,官事民志,日以啙偷。
——近现代·章炳麟·《《訄书·订文》》
通“猷”。道;道路。
古文寓意:
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
——··《《诗·小雅·小旻》》
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战国·商鞅等·《《商君书·赏刑》》
通“猷”。顺,沿着。
古文寓意:
嶞山乔岳,允犹翕河。
——··《《诗·周颂·般》》
通“訧”。责怪。参阅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
古文寓意: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诗·小雅·斯干》》
通“由”。行;做。
古文寓意:
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
通“由”。从。
古文寓意: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犹来重。
——唐·李白·《《怨情》诗》
莫嫌雪里闻毡帐,作事犹来未合时。
——宋·苏轼·《《又答毡帐》诗》
通“由”。由于。
古文寓意:
若举而以是,犹类之不同。
——战国·公孙龙·《《公孙龙子·通变论》》
举凶器,行凶德,犹不得已也。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论威》》
福谦在纯约,害盈犹矜骄。
——晋·潘岳·《《河阳县作》诗》
余以为近史芜累,诚则有诸,亦犹古今不同,势使之然也。
——唐·刘知几·《《史通·烦省》》
通“欲”。要。
古文寓意:
齐君由谦杀之,恐不辜;犹谦释之,恐失有罪。
——战国··《《墨子·明鬼下》》
由、犹皆欲也。谦与兼同。言欲兼杀之、兼释之也。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三》》
通“蕕”。臭草。借指恶臭。
古文寓意:
下土曰五犹。五犹之状如粪。
——战国··《《管子·地员》》
姓。汉有犹玉,见《隶释·汉学师宋恩等题名碑》。
古文寓意:
犹,姓。宋有犹道明,邛州人。犹,或作尤。
——·张自烈、廖文英·《《正字通‧犬部》》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犹"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