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

狀元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第一名的称谓,与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始于隋唐,正式确立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历时约1300年。考生需通过乡试、会试选拔后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榜首获授翰林院修撰等职,享有“大魁天下”之称。科举史上共产生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首位为唐代孙伏伽,末位为清代刘春霖。唐代考试侧重诗赋,宋代增设策论,明清以书法为评判标准之一。状元群体中以王维、文天祥、张謇等少数人著称,多数仕途未显;仅有太平天国时期傅善祥为女状元。部分状元因特殊机缘获选,如胡长龄因姓名寓意被乾隆钦点。该制度作为选拔官员核心途径,虽多数状元文学成就有限,...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狀元"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