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几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田辟强也想称霸,因此他向孟子请教。齐宣王对孟子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孟子答道:“对不起,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齐宣王问道:“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孟子说:“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感到不忍。凭您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您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我的力气能举重三千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鸟兽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这种话吗?”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孟子紧接着说:“是呀,不能相信。如今您的好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难于叫人相信。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够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显然,这都是干与不干的问题,而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您问能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问题也是如此,是不去干,而不是不能干!”
秋毫组词
热搜词语
明察秋毫
释义: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很清楚。
英文:omniscient; lit. seeing clearly the downy feather of autumn (idiom, from Mencius); fig. sensitive to the finest detail; to distinguish right and wrong with acuity
例句:
法官~,终于使这桩栽赃陷害我的案件得到昭雪平反。
成语故事: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释义: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秋毫见捐
释义: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释义: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秋毫之末
释义: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鸟兽秋天新生的绒毛的毛尖儿。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例句:
外交上的事情,即使小如~,也要谨慎,不能出错。
秋毫无犯
释义:形容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百姓利益。也形容为人正派廉洁。
英文:would not hurt a fly; lit. not harming a new feather (idiom); not commit the slightest offense against the people (of soldiers)
例句:
人民军队纪律严明,所经之处~。
利析秋毫
释义:析:分析。秋毫:鸟兽秋天长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微的东西。形容理财非常精明。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秋毫"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