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架
网友科普
笔架,拼音bǐ jià,又称笔搁、笔格、笔床,是中国传统文房用具,用于架置未干毛笔,最早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该器具在唐代成为文房常设物品,材质涵盖木、珊瑚等;宋代材质扩展至铜、瓷、石,山形结构成为主流,五峰造型尤为典型;明代发展至鼎盛,新增珊瑚、玛瑙、水晶等材质,实用性与观赏性并重;清代材质更为丰富,新增珐琅、象牙等品类,以鹿角等天然材质制品最具特色。南北朝文献记载笔架存在,但无实物传世。唐代传世实物罕见,但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等诗文印证其普遍使用。宋代笔架传世品增多,山形结构广泛流行,五峰式样成为经典。明代玉、木雕刻工艺精湛,山形笔架多不超过五峰。清代延续前代特征,注重自然材质形态利用...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筆架"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