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竹

jīn zhú
筋竹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含义解释

亦作“䈥竹”。一种中实而强劲的竹,竹梢尖锐,可作矛用。
匠人们精心挑选优质的筋竹,编织成精美的篮子,既实用又美观。
古文寓意:
筋竹为矛,称利海表。槿仍其干,刃即其杪。生于日南,别名为篻。
——晋·戴凯之·《《竹谱》》
䈥竹,江、浙、闽、广之间,处处有之。凡两种,大概与篌竹相类,差匀细,皮薄,深绿色,但可作篾用,甚坚韧,他无所宜。笋末与篌竹不同。安南呼为小竹。生浙东山中者,肉厚窍中,可为弩,《说文》云“物之多䈥者”也。婺州兰溪山中有一种长二三丈,身如筀竹,笋如猫头竹,色不甚绿,斑花隐然不甚明,劈篾织箧笥皆可,亦名䈥竹。
——元·李衎·《《竹谱详录·䈥竹》》
永嘉郡记》云:“阳兴去安固江口六十五里,有仙石山,顶上有平石壁,方丈余,名为仙坛,陬有一䈥竹,凡有风来,动音自成宫商。”
——··《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筋竹"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