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蕝
含义解释
                        亦作“緜蕝“。见“綿蕞”。亦作“緜蕞”。                    
                    
                    
                                    
                        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叔孙通欲为汉高祖创立朝仪,使征鲁诸生三十馀人,叔孙通“遂与所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肄月馀始成。按,引绳为“绵”,束茅以表位为“蕞”。后因谓制订整顿朝仪典章为“綿蕞”或“綿蕝”。                    
                    
                                        历史上,每当政权更迭,绵蕝便会被提上日程。
                                            
                        古文寓意:
                    
                    
                                    
                        引申指经营创建。                    
                    
                                        这座美丽的公园经过多年的绵蕝才呈现出如今的迷人风貌。
                                            
                        古文寓意:
                    
                    草堂绵蕝,百年栖托于此。
                            
                                ——宋·刘克庄·《《念奴娇·二和丙寅生日》词》                            
                        海内志士,颇跂息辐集,谓庶有瘳,既为言者所阻,绵蕝未定,遽以辍散。
                            
                                ——近代·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                            
                        以绵蕞草创,而不求其备。
                            
                                ——·汤一鹗·《《论裁撤领事裁判权之预备》》                            
                        组词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绵蕝"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