蓐食
网友科普
蓐食,汉语词语,拼音为rù shí,指早晨未起身时在床席上进餐,亦指早餐时间较早。该词最早见于《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秣马,蓐食,潜师夜起”。部分文献中“蓐食”存在释义差异,王引之在《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提出“饱食”之说。其内涵强调清晨用餐的特殊场景,《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反映提前备餐的情景;柳宗元《田家》诗“蓐食徇所务”则展现田园生活的散淡风格。清代曹寅《宿华阳》诗句“不堪蓐食徧津梁”亦体现清晨匆忙进食的状态。学术释义存在争议,雒江生通过古文字与文献互证考释该词本义,主张“蓐食”指清晨进餐,而孙建伟等学者结合“蓐”字词义演变,认为应释为“厚食、饱食”。...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蓐食"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