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鈿
网友科普
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钿螺、坎螺及罗钿等,是中国传统装饰工艺。其工艺指将螺壳与海贝(主要为夜光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镶嵌在器物表面的技法,起源于商代。螺钿的“钿”字据《辞海》注释为镶嵌之意,材质天然且视觉效果突出,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等传统器物,以及现代文创产品如胸针、首饰盒、发饰等领域。螺钿工艺按技法分为硬钿、软钿和镌钿,其中硬钿含厚片、薄片、衬色甸嵌等类型,软钿以点螺技法见长。明清时期广式家具多采用满钿工艺,苏式家具常与象牙、宝石等材质结合。现代螺钿制作引入机械化生产,并与国际品牌推出联名产品。2025年7月17日,“汕头螺钿制作...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螺鈿"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