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惶誠恐

誠惶誠恐是什么意思的图片

网友科普

诚惶诚恐(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原为古代臣子向君主呈递奏章时使用的敬辞,现多形容因极度谨慎而产生惶恐不安的心理状态。该成语最早见于东汉杜诗《乞退郡疏》,在《后汉书·杜诗传》中被收录为"臣诗……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其语法功能涵盖谓语、定语、状语等多种形式,多用于贬义语境。现代文学作品中,郭沫若在《北伐途中》以"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诚惶诚恐通过危险地面"的描写展现了该成语的现代应用场景。

问AI百科

百科AI智能,探索更多与"誠惶誠恐"相关的知识

随便看看